iPhone之初体验 获取链接 Facebook X Pinterest 电子邮件 其他应用 七月 06, 2007 iPhone上市了但国人只能往而心叹,让我们看一下美国著名的数字博客莫博士的介绍吧。最近几年,单纯的手机向真正意义上的掌上电脑转变已成为个人科技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掌上电脑复制了手提电脑的许多核心功能。但在目前这些“智能手机” 中,大多数的软件都很蹩脚,用户界面令人困惑,音乐、视频和照片的播放也不尽人意。设计师们一直努力在屏幕尺寸、键盘实用性和电池使用时间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现在,以电子产品的超前设计和技术创新而闻名的苹果公司(Apple)带着它的iPhone进军智能手机市场。iPhone上市前的好几个月,关于该产品的宣传和舆论猜测已经沸沸扬扬,对于一款技术产品来说,如此火爆可谓史无前例。虽然iPhone的最低价也高达499美元,但苹果的专卖店门前还是排起了长龙,人们争相在6月29日晚上上市时捷足先登,成为最早一批iPhone拥有者。我们花两个星期试用了iPhone,在多种使用情况及美国多个城市进行测试。我们的结论是,尽管功能存在一些瑕疵和欠缺,但总体而言,iPhone是一款外观亮丽、技术上有突破的掌上电脑。特别是它的软件,为智能手机行业定义了新的参照系。其触摸界面灵活方便,不需要手写笔,也不需要大部分的按键,不过有时一些普通功能的操作步骤要多一些。iPhone综合了智能语音呼叫功能,内置了iPod,音乐和视频播放的新界面也非常漂亮。iPhone的网页流览器也是我们所见过的智能手机上最好的浏览器,电子邮件软件也很强大。通过iTunes,iPhone很容易跟Windows和Macintosh电脑同步。iPhoneiPhone的显示屏是我们见过的智能手机中尺寸最大、解析度最高的,内存也超过了其他智能手机。不仅如此,iPhone还是目前机身最薄的智能手机之一,电池耐力惊人,优于它的几个主要竞争对手。iPhone坚固结实、手感舒适。照片、视频和网页在手机屏幕上的显示方式令其他对手顿显拙劣。iPhone 最有争议的一点是取消了实体键盘,代之以萤幕显示的虚拟键盘。尽管之前我们对键盘问题也深表怀疑,但测试结果表明,这实在是杞人忧天。使用五天之后,莫博士(Walter S. Mossberg)──这份评估报告的大部分测试是由他完成的──已经可以在萤幕上键指如飞了,速度及准确度和他使用多年的Palm Treo时没什么两样。这个结果部分要归功于能够及时纠正用户拼写错误的先进软件。但iPhone一个主要不足之处在于它使用的是移动通讯网络。iPhone只适用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的网路,不支持Verizon或Sprint,也不能用T-Mobile网路的数字卡(SIM卡)。因此,除非你所在区域的AT&T网络覆盖比较好,否则iPhone不是理想的选择。iPhone在国外也能使用,但只能通过 AT&T的国际漫游计划来实现。此外,即便你所在地区AT&T网络覆盖广泛,iPhone也不能在AT&T速度最快的移动数据网络上工作。它使用的是一个叫EDGE的小网路,比目前很多其他智能手机使用的速度最快的Verizon或Sprint网要慢得多。初期的 iPhone型号还不能升级以使用速度更快的网路。iPhone以接入Wi-Fi无线网络来弥补这个不足,并成为为数不多的几种可接入 Wi-Fi的智能电话之一。一旦接入Wi-Fi,iPhone就像插上了翅膀。不仅如此,一旦检测到Wi-Fi网,iPhone就能自动从EDGE切换到 Wi-Fi网,随着用户位置的移动,屏幕上会显示一列iPhone找到的新Wi-Fi网路。沃尔特在星巴克和机场能登录收费的Wi-Fi网路,甚至在波士顿Fenway公园使用免费Wi-Fi网络发送了在红袜队(Red Sox)比赛中拍下的照片。不过Wi-Fi功能并不能完全弥补缺少高速移动数据网络的缺憾,因为当长距离步行或乘车穿越城市的时候,要频繁地接入、退出小范围的Wi-Fi网,很不方便。AT& T特别为iPhone推出每月呼叫套餐,所有这些套餐都可以不限次使用互联网和发送email。套餐的价格从60美元至220美元不等,包含的通话时长也不一样。跟通常情况不同的是,购买者是通过iTunes软件、而不是在商店里来选择套餐和激活iPhone的。尽管操作介面看起来很简单──黑色背景上只有四行彩色图示,但iPhone的特色和功能其实有很多。以下我们概要介绍一下iPhone的主要特点,并根据我们的实际测试比较其优缺点。硬件:iPhone 的外形实在是漂亮。机身比纤薄的三星BlackJack还要轻盈。整个表面几乎都被一个灵动的3.5英寸大显示屏占据。它没有实体键盘,只有一个返回主页面的按钮。iPhone的长度与Treo 700、BlackBerry 8800和BlackJack差不多,但比BlackJack和Treo稍宽,比BlackBerry和BlackJack重一点。显示屏所用的材料是结实的玻璃,而不是塑胶,虽然它会沾上污迹,但不会留下划痕。在没有任何盒子或皮套的保护下,把iPhone装进沃尔特的口袋或公文包,或是凯萨琳(本文的另外一位作者)的小包,显示屏上也不会出现一丝划痕,机身的其他部分也是如此。iPhone机身边缘只有三个按钮。顶部是休眠/唤醒开关,左边是音量控制和静音按钮。缺点:iPod的某些配件也许不能完全适用于iPhone。听音乐和打电话时使用的耳机插孔向内凹进很多,因此,如果要使用现有耳机,可能需要一个转换器。虽然在iPhone底部采用的是标准的iPod接口,但它不支持所有的音乐播放车载适配器,而只能用于充电。苹果公司正在考虑开发升级软件以解决这个问题。触摸屏幕操作界面:只要用手指在屏幕上轻轻点击所需要的功能选项,就能浏览长串的电子邮件、联系人名单或歌曲。要选择某一项目时,用手指轻点一下即可。如果想放大或缩小图片,只需用两个手指“捏住”图片的两个角,向外或向内拉拽就可以。如果要放大网页,用手指双击就行了。任何这些操作都不能用书写笔。使用网页流览器和图片程序时,只需把手机从垂直状态转换到水平的位置,图像便会自动的旋转并自动调节大小适应新的显示。总的来说,我们觉得这个被称为“多触点”(multi-touch)的触控屏幕技术十分方便、有效,且灵活有趣。但iPhone上没有提供内置内容相关的全搜索功能(网路搜索除外),也没有提供快速切换至页面顶部或底部的快捷键(网路流览器可以)。唯一能提供帮助的是一个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的分类,在屏幕右边,字体细小。同时,iPhone也没有办法剪切、复制或粘贴文本的功能。由于没有专门的硬体按钮来打开照片、电子邮件、通讯录等,启动这些功能都需要从菜单中激活使用。如果想边听音乐边边用它来做其他事情,没有实体按钮的控制使得用户得返回到iPod播放界面才能关掉音乐或换歌曲。键盘:虚拟键盘每个按键都很大,手指触碰到某个键时,按键会变大。输入软件能够对用户输入的字母进行联想推测,并修正错误。总体来说,虚拟键盘使用起来很顺畅,但纠错功能没有BlackBerry强,输入句号或逗号的时候必须切换到另一个键盘才可以,有点麻烦。网页流览:iPhone 是我们测试过的第一款配置电脑级别的真正网页流览器的智能手机。它使用的是苹果的Safari流览器的一个版本,它能保持真实的完整网页结构,用户可以通过手指轻敲或拉拽来控制网页的大小。用户还可以同时打开多个网页,还可以用内置的谷歌(Google)或雅虎(Yahoo)搜索框来进行搜索。电子邮件:iPhone提供了当前大多数最受欢迎的电子邮件服务,包括雅虎、Gmail、AOL、EarthLink等的服务设置。此外,iPhone还能通过微软的Exchange系统来处理公司邮箱,前提是用户的所在公司IT部门愿意在其服务器上开通相关设置。iPhone不支持BlackBerry的电子邮件服务,不过雅虎Mail为iPhone用户提供了免费的BlackBerry格式的“Push”邮件。在我们的测试中,这个功能运行的还不错。跟大多数手机电子邮件软件不同的是,iPhone软件提供了通过预览查看邮件内容的功能,因此用户无需逐一打开邮件。如果邮件的附件中有照片,它能自动显示照片,也不需要点击链结。iPhone的邮件软件还支持接收和打开微软Word和Excel文档、Adobe的PDF文档,但用户不能编辑或保存这些文档。内存:售价499美元的基本款有4G,599美元有8G,比目前任何其他牌子的智能手机都要大,但比iPod小得多。 iPhone上没有扩容卡的插槽。我们测试的599美元那款保存了1,325首歌、10几段视频(包括一部完整的电影)、100多张照片、100多封邮件(有些带附件),居然还有余的空间。待机时间:跟iPod一样,iPhone采用内置电池,而不像大多数手机那样可以拆卸更换电池,因此,也没有备用电池。不过,iPhone的电池耐力非同凡响。在我们的测试中,在保持Wi-Fi连接、持续接收电子邮件的情况下,连续通话时间长达7小时18分钟,这与苹果公司宣称的8个小时很接近,大大超过其他智能手机。一般的智能手机最长的通话时间最多是5个半小时。cover flow功能同样在开启Wi-Fi、持续收邮件的情况下,我们测试了它连续播放音乐的时间,iPhone能够达到超过22小时连续播放,虽然低于苹果公司宣称的24个小时,但也已经相当惊人。在同样条件下播放视频,我们测试得到的时长稍低于苹果公司承诺的七个小时,但足够观看四部普通长度的影片。流览网页等互联网功能,如收发邮件、看谷歌地图以及YouTube视频,我们的测试结果是9个小时,大大超过苹果公司公布的六个小时。当然,在实际使用中,这些功能是混合运用的。我们测试了两个星期,结果是:iPhone在混合使用情况下能够坚持一整天。这个数字应该才是最有实际参考意义的。电话功能:iPhone的手机界面简洁清晰,但操作步骤要多于其他的智能手机,因为它没有专用的电话功能按钮。打电话的时候,用户不能直接输入名字或电话号码,而必须在常用通讯名录、新近通话列表或整个通讯录中查找。或者可以使用虚拟的拨号键盘进行拨号操作。iPhone的一大特色是“可视语音邮件”(visual voice mail)。这个功能能显示语音留言者的名字或电话号码,因此用户可以很快选择那些想听的内容。此外,扩音器很容易打开和关闭,也可以轻松建立电话会议。iPhone的通话质量不错,但不算很棒。在有些地点,特别是在信号覆盖较弱的地区,会出现杂音和失音的情况。不过大多数时候,听清楚是没有问题的。iPhone支持蓝牙耳机,它会提供一个带麦克风的iPod式样的有线耳塞。在iPhone上的Google map缺点:在通过AT&T网络把电话号码直接从现有的手机上传到iPhone方面,它没有提供简便易行的方法。iPhone本来是可以跟个人电脑上的地址簿(通讯录)同步的。通讯录和日历:iPhone的通讯录和日历都简单实用。日历没有按星期来显示的功能,但列表显示方式有助于填补这个空缺。通讯录可以被按组分类,但这些分组不能用作群发邮件的名单。同步功能:iPhone 能通过iTunes跟苹果机和Windows电脑进行同步,除了传输音乐和视频以外,还能同步照片、通讯录、日历和流览器书签等功能。在我们的测试中,同步功能运行良好,甚至能够在Windows Vista下与最新版本的Outlook来同步通讯录和约会安排资讯等内容。iPod:内置的iPod处理音乐和视频无懈可击,具备普通iPod的所有功能,不过界面是全新的。原本iPod的圆形滚动轮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触摸屏以虚拟的操控案件进行,用手指敲击和触摸来翻阅收藏夹的内容。iPhone还有“滚动封面”(cover flow)界面,用户可以翻阅专辑封面来挑选曲目。其他功能:iPhone还有其他小程序,可以用来查看天气、股票价格和Google地图等方面的资讯,Google地图上有道路方向指示,但不能即时导航。另外,它还支持查看YouTube视频,还有记事本、图片浏览程序以及幻灯片播放的功能。目前iPhone只能安装苹果公司研发的基于网络的扩展程序,必须通过网页浏览器来运行。不过,苹果公司表示,这些功能相当于内置的程序,但是我们测试的几个都差强人意。缺乏的功能:iPhone 缺乏时下一些手机(尤其是竞争对手)都有的功能。比如,不支持即时通讯的聊天软件,只提供标准的文本短信。虽然它拍照效果不错,但是不能录制视频。其出色的网页浏览器不支持Flash技术,因而不能完全显示某些页面。虽然它内置了完整的iPod,但不能用这些歌曲来作铃声。它也没有游戏功能,也没有提供快捷方式链接到苹果的iTunes音乐商店。苹果表示,它计划未来不断增加手机的功能,并提供免费下载,并暗示一些缺陷也可以因此得以补全。外界对iPhone的期望如此之高,它不可能一下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它并不是为那些想要一部能打电话、发短信的便宜手机的用户而生的。但是,尽管受到网络应用上的限制,iPhone仍然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手机使用体验,让大家在使用手机时更加愉快。 获取链接 Facebook X Pinterest 电子邮件 其他应用 评论 dreams说… 原来你是搞电子产品的!!我也很喜欢电子产品!!互访哦!! Unknown说… 我不是搞电子产品的,只是比较感兴趣。
“浙大女”原是网络愤青男昨日现身道歉(转载) 四月 12, 2009 《女大学生狂骂浙大知名教授——郑强》的贴子在网络上疯传,网友们在指责发帖人“浙大女生”的同时,也发起了一轮人肉搜索。令人意外的是,所谓的“浙大女生”其实是一名天涯网友“河谷渔风”,来自浙江金华。 昨天晚上,“河谷渔风”通过一些网友发布了他的道歉信,河谷渔风说,他从昨天开始,他已经接到了数百个电话,打电话的全部都是通过各种渠道“人肉”出他联系方式的网友。他承认是自己炮制了《女大学生狂骂浙大知名教授——郑强》的贴子,并向郑强教授和所有浙大人表示道歉。 对于“浙大女”一文系本人一手炮制,绝对无中生有,对于自己一时的愤青冲动,从而丧失道德底线的行为感到万分羞愧。 —— “河谷渔风” 道歉信(部分) 尊敬的郑强教授与全体浙大同学们: 首先,“浙大女”是虚构的。 其次,郑强教授的演讲也只是从网上视频中观看。 由于我的愤青行为以及一时头脑发热,丧失网络道德导致了这篇文章产生。原因有三点。 第一,去年整个受金融风暴的影响,本人业务受到极大冲击,本人没有在工作方面找自身的原因,反而到网络上寻求发泄、撒泼,以求缓解压力。 第二,在一次杭州的出行过程中,连续看到十多对情侣,都是由国外男青年与大学生模样的中国女孩组成,深受刺激(也许是有部分女孩的素质不是很高,所以当时特反感)。 第三,平时原本很有些民族情绪,在得知了小部分在校大学生省吃俭用存钱,却用省下来的钱去买耐克,斯伯丁这些美国产品时,真是窝火痛心。基于以上三点原因,所以网上写篇文章刺激一下青年,同时也要刺激一下自己要振作的想法。 正是由于当时一味追求刺激,所以炮制浙大女这篇文章,用了相当多的不道德言论。唉!当时糊涂真的没有考虑到影响会如此恶劣。 希望众多网友以我为戒,不要因为是在网络上,就随意造谣生事,触及道德底线。往后,我一定会投身到网络道德议论规范宣传中,以此去弥补我的错误行为。 有罪之人网友“河谷渔风” 2009年4月11日晚 阅读全文
《加勒比海盗3》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At World's End 五月 24, 2007 在过几个小时今年我最期待的电影就要上映了,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在中国要6月才能在电影院看到今年最有票房冠军能力的影片,只希望到时上映不会成为特洛伊第二就好。 欣赏欣赏预告片好了; 阅读全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