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综合症
在华尔街日报上看到一篇文章,感觉不错,不知道大家也是否认同。
在牙膏、玩具、轮胎等一系列中国“杀手”的背后,有没有什么可以聊以自慰的地方呢?说起来很难相信,但坏事确实也有好的一面。蜂拥而至的产品召回事件不仅表明中国并不是让我们心生畏惧的制造强国,也让我们看到了美国的优势,一种容易被忽略的优势。
诚然,贪婪是促使很多中国供应商生产次品、甚至有害产品的原因,但自身能力有限往往也是原因之一。
如果你去一家普通的中国工厂看看,就会知道为什么了。资本、技术、知识,什么都缺。在工人们看来,顺从听话要比生产质量重要。一件产品从制造到出厂,没有多方经手是完不成的。
假如我们生产一件产品需要3道工序,那么平均来说中国就需要17道。与80年代的日本不同,中国经济增长靠的不是大公司,而是小企业。中国工业领域有成千上万家工厂和农场,还不算众多贸易商、掮客、运输商以及代理。所有这些人都对商品和原材料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但他们的行为却都无法大幅提高产品附加值。相反,生产链每多出一个环节,成本、风险和时间也都随之增加。这种情况下对产品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是有相当难度的。
成本控制同样不易。虽然拥有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但在中国造东西往往要比在美国昂贵得多。对生意人来说,中国绝非一部没有取款限额的廉价品自动提款机,而是一处耗时又耗资的风险之地。
然而民意调查显示,大部分美国人都认为中国已控制了基础制造业,如今正迅速侵入他们的后院──高端领域。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一连串产品召回事件表明,中国生产的低端产品尚且无法令人信赖,更何况他们研制的高端产品就更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了。再说,这已经不是几个坏苹果的偶发事件了,是结构性问题。
要想在和美国经济迎面交锋的过程中抢得先机,中国必须对其工业结构进行革命性地调整。它必须去除繁琐而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将小厂整合到竞争力更强的大型企业中;人才培养方面,它必须训练工人掌握现代科技和商业实战知识;还要强调透明式管理和依法统一管理。此外,仅仅短期内实行这些举措还不够,应该长期贯彻。
与此同时,中国人希望两年后美国能从中国进口轿车。要想产品达到国际标准,仅有现代化的产品线是不够的。厂家、供应商以及客户的企业文化都要以减少错误、精益求精为主要目标。看看一辆中国产汽车,从中发现的一项项真凭实据不仅会让你明白为何中国汽车商不得不一再推迟登陆美国的计划,还会让你了解中国要造出一辆美国人愿意掏钱购买的车到底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相比之下,美国经济却能高效生产出种类繁多的商品和服务。在很多领域,我们要比中国领先数十年,而说到服务业、高科技制造业等这些已在美国遍地开花的行业,中国眼下甚至都还处于缺失的状态。
正当中国百姓以前所未有地阔绰方式出手消费时,美国的这种竞争优势也得到了体现。目前中国中产阶级的人数已经超过了英法两国的人口总和,而且还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就世界范围来说,中产阶级人数的上一次快速增长还要追溯到美欧日的工业崛起之时。
洋房、教育、医疗,高科技和基础设施,这些都是中国消费者想要的,然而本国资源却无法满足这种需求,因此中国便从海外进口了大量它所需要的高端产品、材料和服务。如此一来,中国购买的美国商品变得越来越多,目前美国对华出口的增长速度已经相当于其对其它地区出口增速的六倍。
几乎美国所有的经济领域都正经历着中国市场前所未有的旺盛需求。就在多数美国人担心廉价中国商品将如潮水般涌来时,其实这些商品中的大部分都是出自美国的原材料和零配件。货架上的服装是美国棉花织的;家用器皿是美国钢铁造的;就连电脑都用的是美国技术。因此中国对美出口大幅增加,美国对华出口也随之飙升。中国的采购对象不仅有美国大企业,还包括小企业。对后者来说,中国已成为其增速最快的出口市场。
有人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对此我们也应该看清事实真相。中国的崛起不会令美国陨落。美国企业应该拿中国的发展为我所用,同时发挥自身优势,这样一来,他们就迎来了百年一遇的大好机会,一个既能发财致富、又能创造国内就业岗位的上佳机遇。
抛开短期利益,新世纪中不是哪个国家能造出最便宜的火花塞谁就能成为主导,真正的主导者应该是创新者和企业家,而这正是美国所具有的资产,无人与之媲美。创新──而非效仿──不仅能创造就业机会,还能帮助美国经济在新世纪中继续一马当先。
随着我们开始对中国进口品实行深入细致地审查,未来的产品召回范围无疑还将扩大。记住,这些召回事件不仅让我们了解中国,也让我们了解美国。坏事中好的一面是什么?就是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内在的优势。
在牙膏、玩具、轮胎等一系列中国“杀手”的背后,有没有什么可以聊以自慰的地方呢?说起来很难相信,但坏事确实也有好的一面。蜂拥而至的产品召回事件不仅表明中国并不是让我们心生畏惧的制造强国,也让我们看到了美国的优势,一种容易被忽略的优势。
诚然,贪婪是促使很多中国供应商生产次品、甚至有害产品的原因,但自身能力有限往往也是原因之一。
如果你去一家普通的中国工厂看看,就会知道为什么了。资本、技术、知识,什么都缺。在工人们看来,顺从听话要比生产质量重要。一件产品从制造到出厂,没有多方经手是完不成的。
假如我们生产一件产品需要3道工序,那么平均来说中国就需要17道。与80年代的日本不同,中国经济增长靠的不是大公司,而是小企业。中国工业领域有成千上万家工厂和农场,还不算众多贸易商、掮客、运输商以及代理。所有这些人都对商品和原材料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但他们的行为却都无法大幅提高产品附加值。相反,生产链每多出一个环节,成本、风险和时间也都随之增加。这种情况下对产品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是有相当难度的。
成本控制同样不易。虽然拥有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但在中国造东西往往要比在美国昂贵得多。对生意人来说,中国绝非一部没有取款限额的廉价品自动提款机,而是一处耗时又耗资的风险之地。
然而民意调查显示,大部分美国人都认为中国已控制了基础制造业,如今正迅速侵入他们的后院──高端领域。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一连串产品召回事件表明,中国生产的低端产品尚且无法令人信赖,更何况他们研制的高端产品就更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了。再说,这已经不是几个坏苹果的偶发事件了,是结构性问题。
要想在和美国经济迎面交锋的过程中抢得先机,中国必须对其工业结构进行革命性地调整。它必须去除繁琐而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将小厂整合到竞争力更强的大型企业中;人才培养方面,它必须训练工人掌握现代科技和商业实战知识;还要强调透明式管理和依法统一管理。此外,仅仅短期内实行这些举措还不够,应该长期贯彻。
与此同时,中国人希望两年后美国能从中国进口轿车。要想产品达到国际标准,仅有现代化的产品线是不够的。厂家、供应商以及客户的企业文化都要以减少错误、精益求精为主要目标。看看一辆中国产汽车,从中发现的一项项真凭实据不仅会让你明白为何中国汽车商不得不一再推迟登陆美国的计划,还会让你了解中国要造出一辆美国人愿意掏钱购买的车到底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相比之下,美国经济却能高效生产出种类繁多的商品和服务。在很多领域,我们要比中国领先数十年,而说到服务业、高科技制造业等这些已在美国遍地开花的行业,中国眼下甚至都还处于缺失的状态。
正当中国百姓以前所未有地阔绰方式出手消费时,美国的这种竞争优势也得到了体现。目前中国中产阶级的人数已经超过了英法两国的人口总和,而且还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就世界范围来说,中产阶级人数的上一次快速增长还要追溯到美欧日的工业崛起之时。
洋房、教育、医疗,高科技和基础设施,这些都是中国消费者想要的,然而本国资源却无法满足这种需求,因此中国便从海外进口了大量它所需要的高端产品、材料和服务。如此一来,中国购买的美国商品变得越来越多,目前美国对华出口的增长速度已经相当于其对其它地区出口增速的六倍。
几乎美国所有的经济领域都正经历着中国市场前所未有的旺盛需求。就在多数美国人担心廉价中国商品将如潮水般涌来时,其实这些商品中的大部分都是出自美国的原材料和零配件。货架上的服装是美国棉花织的;家用器皿是美国钢铁造的;就连电脑都用的是美国技术。因此中国对美出口大幅增加,美国对华出口也随之飙升。中国的采购对象不仅有美国大企业,还包括小企业。对后者来说,中国已成为其增速最快的出口市场。
有人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对此我们也应该看清事实真相。中国的崛起不会令美国陨落。美国企业应该拿中国的发展为我所用,同时发挥自身优势,这样一来,他们就迎来了百年一遇的大好机会,一个既能发财致富、又能创造国内就业岗位的上佳机遇。
抛开短期利益,新世纪中不是哪个国家能造出最便宜的火花塞谁就能成为主导,真正的主导者应该是创新者和企业家,而这正是美国所具有的资产,无人与之媲美。创新──而非效仿──不仅能创造就业机会,还能帮助美国经济在新世纪中继续一马当先。
随着我们开始对中国进口品实行深入细致地审查,未来的产品召回范围无疑还将扩大。记住,这些召回事件不仅让我们了解中国,也让我们了解美国。坏事中好的一面是什么?就是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内在的优势。
评论
基础制造业估计就是我以后的方向